“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,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,他們生活存在困難,我感到揪心,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?!?/div>
2013年11月3日,習近平來到湖南湘西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,考察扶貧開發。在十八洞村,習近平發表了一次影響深遠的重要講話:“今天我就是來看望大家一下,我感覺是什么呢,這里確實是一個比較邊遠,生存條件不利的地方。這個條件你改變不了,愚公移山也改變不了,在我們承認這樣一個現實條件的情況下,我們怎么事在人為,做好我們可以做的事情。所以我們在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,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,把工作要做細,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、精準扶貧?!?/div>
由此,精準扶貧的理念傳遍全國,成為指導脫貧攻堅的金鑰匙,成千上萬個十八洞村的命運開始得到本質的改變。
總書記一語道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顯著標準: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
在2016年的兩會上,總書記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又提起十八洞村,當得知貧困山村通過精準扶貧發生變化,兩年多,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,七名大齡青年脫單的消息,總書記很高興。
“打贏脫貧攻堅戰根本方法在于精準,這是我在2013年,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的精準扶貧,否則就是手榴彈炸跳蚤——不解決問題,看起來熱熱鬧鬧,你沒有點到穴位上。 ”
不圖熱鬧,要看實效,這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方式選擇,更是反映著黨的群眾路線和執政理念的政治抉擇。
【聽君一席話】第2期:和平的承諾
下一篇: